可可豆的来源与采摘
巧克力的制作始于可可豆,可可豆是可可树(Theobroma cacao)的种子,可可树主要生长在热带地区,如西非、南美洲和东南亚,可可树的果实呈椭圆形,成熟时呈黄色或红色,内部含有20-50颗可可豆,包裹在白色果肉中。
采摘可可豆时,工人需要小心切开果壳,取出可可豆和果肉,新鲜的豆子味道苦涩,不能直接食用,必须经过发酵和干燥等处理才能用于制作巧克力。

发酵可可豆
发酵是巧克力制作的关键步骤之一,新鲜的可可豆和果肉被放入木箱或堆放在香蕉叶上,在高温(45-50°C)下发酵5-7天,发酵过程中,微生物(如酵母和乳酸菌)分解果肉中的糖分,产生热量和酒精,同时改变可可豆的化学成分。
发酵的作用:
- 减少苦味和涩味
- 促进巧克力风味的形成
- 使豆子颜色变深
发酵完成后,可可豆会散发出类似醋的酸味,这是正常现象。
干燥可可豆
发酵后的可可豆含有大量水分,必须经过干燥才能长期保存,豆子会被摊开在阳光下晾晒5-7天,或使用烘干机加速干燥过程,干燥后的可可豆水分含量应降至7%以下,否则容易发霉。
干燥后的可可豆会被装袋,运往巧克力工厂进行进一步加工。
烘焙可可豆
在巧克力工厂,可可豆首先要经过烘焙,烘焙温度通常在120-150°C之间,时间约为30分钟至2小时,烘焙的作用:
- 进一步降低水分
- 增强巧克力风味
- 使豆子更容易脱壳
烘焙后的可可豆会散发出浓郁的巧克力香气,这是巧克力风味形成的关键步骤。
破碎与去壳
烘焙后的可可豆变得脆硬,需要用机器破碎并去除外壳,这一过程称为“风选”(winnowing),利用气流将轻质的壳皮吹走,留下可可碎粒(nibs),可可碎粒是制作巧克力的核心原料。
研磨可可碎粒
可可碎粒被送入研磨机,经过长时间研磨(通常24-72小时),逐渐变成液态的可可浆(cocoa mass或cocoa liquor),研磨过程中,可可豆中的脂肪(可可脂)被释放出来,使混合物变得黏稠。
可可浆可以进一步分离成:
- 可可脂(cocoa butter):用于制作巧克力的关键成分,赋予巧克力丝滑口感。
- 可可粉(cocoa powder):用于烘焙或制作热巧克力。
混合与精炼
巧克力的配方因种类不同而有所差异,黑巧克力、牛奶巧克力和白巧克力的成分比例各不相同:
- 黑巧克力:可可浆 + 糖 + 少量可可脂(可能添加香草或乳化剂)
- 牛奶巧克力:可可浆 + 糖 + 奶粉 + 可可脂
- 白巧克力:可可脂 + 糖 + 奶粉(不含可可浆)
这些原料会被混合并送入精炼机(conching machine),在高温(50-80°C)下搅拌数小时至数天,精炼的作用:
- 使巧克力更加顺滑
- 去除残留的酸味和苦味
- 增强风味
调温巧克力
调温(tempering)是巧克力制作中最具技术性的步骤之一,巧克力的口感、光泽和硬度都取决于调温是否成功,调温的过程包括:
- 加热:将巧克力加热至45-50°C,使其完全融化。
- 冷却:降温至27-28°C,使可可脂结晶稳定。
- 回温:再次加热至30-32°C(黑巧克力)或28-30°C(牛奶/白巧克力)。
调温后的巧克力会形成稳定的晶体结构,使成品具有光泽和脆度。
成型与冷却
调温后的巧克力被倒入模具中,震动去除气泡,然后送入冷却室(10-15°C)凝固,冷却时间通常为20-30分钟,凝固后的巧克力会从模具中脱出,包装后即可上市销售。
家庭自制巧克力的简易方法
如果你想尝试在家制作巧克力,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:
- 购买可可碎粒或可可粉(超市或网购)。
- 融化可可脂(隔水加热至50°C)。
- 混合可可粉、糖和奶粉(根据口味调整比例)。
- 搅拌均匀,倒入模具冷却。
- 冷藏定型后即可食用。
虽然家庭制作的巧克力不如工厂生产的细腻,但可以体验手工制作的乐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