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0年春节放假通知官方解读
2020年春节即将来临,国务院办公厅于2019年11月21日正式发布了《关于2020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》,对春节假期做出了明确规定,根据通知,2020年春节放假时间为1月24日(除夕)至1月30日(正月初六),共计7天,1月19日(星期日)和2月1日(星期六)调整为工作日,这意味着春节前后两个周末需要调休上班。
这一放假安排延续了我国多年来的春节假期传统,7天长假为全国人民提供了充足的团聚和休息时间,值得注意的是,2020年春节假期与往年相比有一个显著特点:除夕(1月24日)被正式纳入法定假期范围,这一变化回应了社会各界长期以来的呼声,使得除夕这一中国人最为重视的传统节日真正成为法定休息日,让更多在外工作的人能够及时赶回家中与亲人团聚。
对于企业单位而言,需要特别关注的是,根据《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》,法定节假日期间安排劳动者工作的,应支付不低于工资的300%的工资报酬,而对于休息日(调休后的周末)安排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,则应支付不低于工资的200%的工资报酬,人力资源部门应提前做好排班计划和薪酬核算准备。
春节假期出行全攻略
2020年春节运输(春运)从1月10日开始,至2月18日结束,共计40天,据交通运输部预测,全国旅客发送量将达到约30亿人次,比上年略有增长,道路客运24.3亿人次,铁路4.4亿人次,民航7900万人次,水运4500万人次。
火车票购买方面,2020年春运火车票已于2019年12月12日开始发售,铁路部门推出了多项便民措施:候补购票服务已覆盖所有车次,12306网站业务办理时间延长至6:00-23:30,网上刷脸认证方便旅客核验,以及电子客票试点扩大到更多线路,建议旅客优先选择铁路官方渠道购票,警惕第三方平台的捆绑销售和附加费用。
高速公路免费通行时间为1月24日0时至1月30日24时,共7天,免费车型为7座以下(含7座)载客车辆,预计出行高峰将出现在1月22日至24日,返程高峰为1月29日至30日,建议自驾旅客错峰出行,可使用"中国高速公路交通广播"或导航软件实时了解路况。
航空出行方面,民航局已要求各航空公司根据市场需求合理安排运力,春节前从北上广深等大城市飞往中西部地区的航班,以及春节后反向航线将较为紧张,建议提前45-60天购票可获较好价格,多家航空公司推出了"一人多座"、"行李到家"等增值服务,旅客可根据需要选择。
春节假期安全注意事项
春节期间是各类安全事故的高发期,做好安全防范至关重要。家庭安全方面,需注意防火防盗,离家前应检查燃气阀门、电器开关是否关闭;不要在家中存放大量现金;可请邻居或物业定期查看房屋情况,使用取暖设备时,注意远离易燃物品,睡前务必关闭,燃放烟花爆竹要遵守当地规定,选择空旷场地,远离人群和建筑物。
交通安全不容忽视,自驾出行前应全面检查车辆状况,包括轮胎、刹车、灯光等;避免疲劳驾驶,连续驾驶不超过4小时;冰雪天气务必减速慢行,保持安全车距,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,要看管好随身物品,警惕"挤车门"盗窃;拒绝乘坐超员车和非法营运车辆。
饮食安全同样重要,春节期间食品采购量大,应选择正规商场超市,注意查看生产日期和保质期;食材储存要做到生熟分开,冰箱不要过满;加工食品要烧熟煮透,避免食用高风险食品如野生蘑菇、不明来源的野味等;聚餐时提倡使用公筷公勺,避免交叉感染。
特别提醒,2020年春节期间仍需警惕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,人群密集场所可佩戴口罩;勤洗手,尤其是处理食物前和咳嗽打喷嚏后;如出现发热、咳嗽等症状,应及时就医,避免带病参加聚会。
春节假期健康管理指南
春节长假既是放松身心的好时机,也可能成为健康风险的"高危期"。饮食健康方面,要避免暴饮暴食,控制高油高盐高糖食品摄入;饮酒要适量,不要空腹饮酒,避免不同酒类混饮;多吃新鲜蔬菜水果,保持饮食均衡,建议每天摄入12种以上食物,每周25种以上。
作息管理很关键,不要因放假彻底打乱生物钟,保持规律作息;娱乐活动应有节制,避免通宵打牌、刷剧等;每天保证7-8小时睡眠,午休不超过1小时,可利用假期培养运动习惯,如散步、瑜伽、太极拳等,避免"春节胖三斤"。
心理健康同样需要关注,春节是家人团聚的时刻,但也可能因催婚、催生、攀比等问题产生心理压力,建议保持平和心态,遇到敏感话题可巧妙转移;亲友间多交流积极正面话题;如感到焦虑抑郁,可通过运动、音乐等方式调节,必要时寻求专业帮助。
对于慢性病患者,假期期间要坚持规律服药,不要因过节自行停药;外出旅行要带足药品,注意保存条件;定期监测血压、血糖等指标;避免过度劳累,保持情绪稳定,如遇不适,应及时就医,不要拖延。
春节假期文化与娱乐活动建议
2020年春节期间,全国各地将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。传统文化体验方面,北京地坛、龙潭庙会,南京秦淮灯会,西安大唐不夜城等活动都值得参与,许多博物馆也推出春节特展,如故宫"紫禁城里过大年"、国家博物馆"瑞彩平安"等,可提前预约参观。
家庭娱乐活动可以多样化,除传统看电视春晚外,可组织家庭读书会、棋牌比赛、家庭影院等;动手制作年货如包饺子、做灯笼、写春联,增进亲子互动;整理家庭相册,重温美好回忆,也可利用假期学习新技能,如烹饪、插花、摄影等。
旅游度假选择上,2020年春节热门目的地呈现新特点:南下避寒(海南、云南)、北上冰雪(哈尔滨、长白山)仍是主流,反向春运"(老人到子女工作城市过年)和"旅游过年"趋势明显,建议提前规划行程,避开人流量过大的景区,可选择周边小众景点或乡村体验游。
特别值得一提的是,2020年是故宫建成600周年,春节期间将推出系列庆祝活动;北京冬奥会筹备工作进入冲刺阶段,相关冰雪活动也值得关注,无论选择何种方式过节,重要的是与家人共度美好时光,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。
春节假期后调整建议
假期结束后,许多人会面临"节后综合征"的困扰。工作调整方面,建议在假期最后一天预留调整时间,整理工作清单,设定优先级;上班第一天可先处理相对简单的工作,逐步进入状态;与同事分享假期见闻,营造积极氛围。
生活节奏调整也很重要,逐步恢复规律作息,睡前避免使用电子设备;调整饮食结构,减少油腻,增加膳食纤维摄入;继续保持适度运动,帮助身体恢复,可通过听轻音乐、冥想等方式缓解焦虑情绪。
学习计划制定可以提上日程,春节后是新学期的开始,也是职场人士设定年度目标的时机,建议评估自身知识技能缺口,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;可利用在线课程、专业书籍等渠道持续充电;将大目标分解为小任务,定期检查进度。
2020年春节假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休息和团聚时间,通过合理安排假期生活,注意安全健康,我们不仅能度过一个愉快祥和的春节,还能以更好的状态迎接新一年的挑战,无论身在何处,愿每个人都能感受到春节的温暖与喜悦,传承中华文化精髓,创造美好家庭记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