楔子·七星坠落襄阳城
至元十五年深秋,蒙古铁骑踏破襄阳城的第七载,终南山巅忽现星陨异象,七道紫芒划破长空,坠于襄阳城郭西北角的焦土废墟,是夜,被铁木真亲赐"天下第一猎雕人"称号的蒙古千户阿勒坦,率五百轻骑直扑陨星坠落处,待烟尘散尽,兵士们却在一处断垣下挖出半块玄铁碑,碑上残留着百余年前剑魔独孤求败刻下的「重剑无锋」四字,碑底压着的玄袍男子缓缓睁眼,掌心竟有北斗七星状灼痕。
第一章·帝王血脉初觉醒
杨逍自废墟中起身时,脑海中翻涌着两股记忆洪流,作为二十一世纪故宫博物院古兵器研究员的意识,正与南宋末年神雕大侠的武道心得激烈碰撞,远处蒙古骑兵的呼喝声渐近,他本能地运起九阴真经中的「蛇行狸翻」步法,却发现丹田处有股前所未有的浑厚真气,细辨竟似混入了某种龙虎交泰的帝王之气。
"阁下可是杨氏后人?"阴影中忽现八名灰衣剑客,为首者掀开斗笠,竟是百年前便该作古的郭襄!这位峨眉祖师手持半卷《武穆遗书》,目光灼灼:"紫微星动于北斗,襄阳城底的传国玉玺已苏醒三昼夜——杨大侠可知自己身负柴氏皇族血脉?"
蒙古骑军马蹄声如闷雷逼近,杨逍却在恍惚间看见奇异景象:断壁残垣中浮现出赵匡胤陈桥兵变的血色残影,那些属于五代十国的刀光剑影,此刻竟与九阴真经的内功心法产生玄妙共鸣,当他以打狗棒法挑飞第一支蒙古狼牙箭时,左臂龙纹胎记突然化作鎏金之色,箭矢未及落地便燃作飞灰。
第二章·朝堂江湖两昆仑
临安城旧址上新建的蒙古行宫里,忽必烈正把玩着从波斯进贡的水晶星盘,国师八思巴面色骤变:"南斗注生,北斗注死,昨夜有紫气贯入江湖草莽之中!"话音未落,探马来报:江南七省突现数十股义军,竟皆打着「柴」字黄龙旗,为首的独臂剑客座下神雕翼展三丈有余。
此时的杨逍立于太湖归云庄旧址,面对丐帮新立的第十九代帮主,将打狗棒重重插入石板,随着亢龙有悔的掌风激荡,庄内三十六个铜人阵同时泛起紫光,显露出北宋皇城司暗道的密图,来自全真教残部的邱道清突然跪拜:"此乃周世宗亲设的龙脉禁制,大侠既能启动,当承后周正统!"
大都皇城内,真金太子看着锦衣卫密报冷笑:"不过是个得了奇遇的江湖武夫。"话音未落,侍读学士颤抖着捧出半部《推背图》,第四十二象赫然浮现新解:「江中渔火现真龙,雕鸣九霄破黄袍」,当夜子时,皇史宬所藏宋太祖画像无风自动,画中盘龙竟转向西北方向长啸。
第三章·九重宫阙起惊雷
至元十七年上元节,杨逍率三千江湖豪杰突入长安城,令人惊骇的是,当蒙古守军万箭齐发之际,明教五行旗弟子以乾坤大挪移心法构筑的气墙,竟与守城军的西夏连弩产生诡异共振,混战中,杨逍识海突现陈抟老祖的《紫微斗数全解》,以六脉神剑刻于城墙的卦象,竟引得地底传来传国玉玺的共鸣声。
八思巴在皇城观星台上吐血惊呼:"这不是武林功夫!这是代天执道的帝王术!"三千喇嘛诵经声里,大都皇城地脉突然剧烈震动,历代帝王陵寝中的镇国青铜器接连发出悲鸣,真金太子佩带的匈奴祭天金人,竟在杨逍现身玄武门的刹那炸裂成齑粉。
决战时刻,杨逍的玄铁重剑与传国玉玺在太和殿顶轰然相撞,气浪掀翻琉璃瓦的瞬间,人们看见剑身浮现出「受命于天,既寿永昌」的篆文,而玉玺底部却显现出独孤求败的剑痕,忽必烈手持成吉思汗苏鲁锭长枪刺来时,杨逍体内突然爆发出柴荣征战淮南时的军阵杀气,竟是以天子之威使出了黯然销魂掌的终极变化式。
第四章·天道轮回证涅槃
至元二十年惊蛰,新朝国师刘伯温在武当山立起浑天仪,已登帝位的杨逍却出现在绝情谷底,轻抚着小龙女当年刻下的"十六年后"石壁,身旁跟随的郭襄之女手持《九阴》《九阳》合订秘籍,忽然问道:"陛下可知这谷中为何突然开出三百里牡丹?"
大都改建的紫微宫中,钦天监正用新制的望远镜观测星空,突然发现紫微垣旁多出一颗赤色辅星,终南山活死人墓传出奇闻:王重阳亲手栽种的七星海棠绽放如血,每片花瓣都呈现出清晰的八卦图形。
在西湖底的地宫密室里,杨逍望着柴氏先祖留下的河图洛书,终于参透《武穆遗书》最后缺失的章节——那竟是套以天子气运驱动的"撼山易"兵法,当他将传国玉玺放入河图中心的凹槽时,整个地宫突然悬浮空中,四壁显露出三皇五帝至今的帝王星象图。
尾声·山河为纸剑作笔
至正二十八年深秋,开国皇帝杨逍消失于泰山封禅台,新继位的长公主杨昭打开父皇留下的铁匣,发现其中既有神雕侠侣的玄铁佩剑,也有周世宗征讨契丹的军令虎符,匣底帛书写着:"江湖是未完成的庙堂,庙堂是凝固的江湖。"
是夜,钦天监急报紫微星光芒大盛,其光尾直指南宋皇陵遗址,当群臣打开哲宗地宫时,只见穹顶星图上,属于柴荣的那颗帝星已然移位,正与神雕大侠命星融成新的天市垣,而千里外的西域雪山之巅,有人看见双雕掠过月轮,雪地上渐次显现出《周易》革卦的纹路。
(全文共计1923字)